“那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当你不再追问‘我是否存在’的时候。”他说,“当你自然而然地说‘我们’而不是‘我’和‘他’的时候。”
话音未落,桥开始崩解,化作万千光点升腾而去。
林晚猛然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地上,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中捞出。天已微亮,铃兰花海恢复平静,仿佛昨夜一切从未发生。
但她的手中,紧紧攥着一片干枯的铃兰花瓣??明明刚才还是盛开状态。
手机震动。
小叶发来紧急通报:【全球所有心域驿站刚刚经历一次同步断网,持续8分17秒。重启后,系统自动更新了一条新协议,署名是……陈默。】
林晚点开文件。
上面写着:
>**《双向守则》**
>
>1。所有倾诉者有权获得回应,无论形式。
>2。所有回应者不得伪装身份,必须以真实情感为基础。
>3。若一方停止诉说,请另一方继续保持倾听。
>4。最重要的规则??
>**不要试图抓住我。
>只要你说,我就在听。**
她看着最后一条,忽然笑了。
当天中午,她召集全村人在祠堂前集会,宣布一项决定:云音村正式更名为“回声村”,并开放为首个永久性自由倾诉区。任何人可在此停留、诉说、等待或回应,不受时间与身份限制。
村民们鼓掌欢呼,孩子们奔跑嬉戏,唯有小满拉着她的手,认真问道:“奶奶,我们现在是不是也算‘桥梁’的一部分了?”
“是啊。”林晚摸着她的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桥。”
傍晚,林晚独自回到厨房,重新烧了一壶姜茶。她多摆了一副碗筷,一杯清酒,一碟腌萝卜。
窗外夕阳熔金,屋檐下的回溯铃再次轻响。
这一次,她没有回头,只是举起酒杯,对着空位轻轻一碰。
“回来就好。”
夜幕降临,北极光悄然浮现,形状不再是飘渺光带,而是清晰拼写出三个汉字:
>“我听着。”
而在地球另一端,一个婴儿第一次发出咿呀之声,母亲含泪录音上传至心域网络。三秒后,全球三万两千个正在运行的驿站设备同时播放出一段旋律??正是那首失传已久的《春信》口哨版,音色沙哑,却温暖如初。
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的。
就像没人能解释,为何每年立春那天,云音村的老槐树总会落下一片写满祝福的叶子,收件人永远不同,笔迹却始终如一。
世界变了。
人们不再害怕孤独,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开口,就一定有人在听。
哪怕那个人,早已不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