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说,世间有太多曾受佛门恩惠,并不知道其暗藏的龌龊,发自内心的信赖佛门的修士、甚至宗门。
只是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他们理亏,所以沉默不言罢了。
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未来的百宗灭佛之战里,即便百宗拿出照妖镜,他们依旧固执的认为此乃污蔑,为佛而战,引发动荡。
即便江贺是布衣巡天,将妖佛之宗的事情说出来,他们是否会相信,依旧是个未知数。
“这是极大的潜在隐患。”
“且不说,他们本身是礼佛之人,不过是被妖佛蒙蔽……”
“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意志,若我未来要剿灭妖佛,他们将会成为阻力,使得波及更大、伤亡更多!”
“那些追随我的渡者,总不能战胜了妖祟,却因这些人族而战死吧?”
江贺显然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纵然现在实力不足,也可以利用佛陀的轻视,削减佛门的潜在力量。
同样,也算是将这些误入歧途的人,救出苦海,拉回正途。
至于方法……
话事人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不趁机搞个新佛宗?
……
却说江贺钦定的新话事人武悠,正打算剃度受戒——
此前,他虽然一直在钻研佛学,却并未真正剃度出家,连法号也没有。
如今他从灵山取经归来,得到佛陀认可,算是正式成为佛门的一员。
即便不去寺庙,而是在江贺左右修行。
也打算正式剃度,皈依三宝,并请江贺这位实质上的授业之师赐予法号。
可当武悠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
江贺却果断拒绝。
“你可以皈依佛法,我也可以为你赐予法号,但是,没有必要剃度受戒。”
武悠懵了。
要知道,佛门受戒并非是剃个光头那么简单。
受戒也代表出家之人,接受了那些繁复的清规戒律,愿意一心追求佛法,不被红尘俗世所扰。
诚然,这些戒律非常严苛,却也能时时刻刻提醒出家之人,不要走错了道路。
“大人,如果不持戒,又怎么提醒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静心钻研佛法呢?”
“世上的僧人都曾受过戒,可他们并未认真钻研佛法,反而常常走错道路……在他们行恶的时候,这些严苛的清规戒律,又有什么用呢?”
江贺叹了口气,认真说道。
“重点不是戒律,而是向佛之心。”
“要知道,剃度、持戒,这种形式上的做法非常容易,谁都可以做到。”
“但是,想要戒除心中的七情六欲,却极为困难。”
“与其为了修佛,追求什么清规戒律。”
“不如全心全意的去修佛。”
“哪怕不剃度、不出家、遇到动心之人娶妻生子、遇到为恶之人动了嗔怒,同样不影响伱学习佛法。”
“等到你领悟了佛法真意,大彻大悟,所谓清规戒律,不过是在描述你的言行罢了。”
【携万卷经,自灵山归。】
【武悠醉之,欲剃度受戒,皈依佛法。】
【你劝之:皈依佛,勿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