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需要你们出!”这次鸟市领导没有说话,而是张凡开口说话了。大北的领导微微张开嘴,略带着不可思议的看着张黑子。
而张凡,这个时候真的想来一下老居迎接春天的样子,但说实话,太骚气了,学不来啊。。。。
四月的风穿过苍北医院的林荫道,带着初春特有的湿润与清冽。张凡站在行政楼顶层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新建的“萤火方舱”调度中心??那是一座银白色弧形建筑,像一只即将展翅的蝶。晨光洒在屋顶的太阳能板上,折射出细碎如星芒般的光点。他手里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杯壁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滑落,如同时间无声滴答。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闫晓玉发来的系统警报截图:云南怒江片区一名七岁女童连续三天被AI识别出频繁眯眼、揉眼动作,面部微表情分析显示焦虑指数持续升高。系统自动触发三级预警,并向属地村医推送了干预建议。“她叫阿?,住在高黎贡山西坡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寨子。”消息末尾补充道,“我已经联系泸水县卫健局派车,但山路塌方,最快也要明天下午才能进村。”
张凡盯着屏幕,指尖轻轻摩挲着U盘边缘。那个名字让他心头一颤??阿?,和阿?只差一个音,却像是命运之河分岔出的两条支流。他记得阿?第一次戴上眼镜时,仰头看他,说:“原来云是有边的。”而现在,又有一个孩子正站在模糊与清晰的边界线上,等待有人为她划开一道光。
他转身下楼,直奔院长办公室。
老人正在看一份财政拨款调整方案,眉头紧锁。“你要再去一趟怒江?”他摘下眼镜,声音低沉,“上次塔县的事还没完全平息,宣传部刚压下一波‘医疗殖民主义’的舆情苗头。你现在走,等于把整个项目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可如果我们不走,”张凡站在窗前,语气平静却不容动摇,“下一个被风吹散的名字,可能就是阿?。”
院长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你去可以,但必须带安全员,而且所有行动实时上传‘烛瞳’应急通道,接受中央督导组监管。”
“我只要一台卫星电话和一辆越野车。”张凡说,“真正的监管,来自每一个孩子的目光。”
当天傍晚,他搭乘军用运输机转场至保山机场,再换乘地方救援队的改装皮卡,沿着悬崖边缘的土路向深山挺进。随行的是当地彝族村医普秀英,三十出头,皮肤黝黑,说话简洁有力。她曾在一次雪崩中徒手刨出三名被困学生,被誉为“山神的女儿”。
“那寨子叫木戛”,她在颠簸中说道,“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外人进村要先喝三碗‘认魂酒’,不然会被视为夺命者。”她顿了顿,“不过现在更麻烦的是,他们最近请了个游方道士,说是能用符水治眼病,已经有不少家长让孩子停了营养剂。”
张凡点头,没有反驳。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科学与信仰并非对立,而是并行流淌的两条河。强行改道只会引发洪灾,唯有找到交汇处,才能引水入田。
第二天清晨,车队在距寨子五公里处被迫停下??前方山体滑坡,巨石横亘,唯一的小径已被掩埋大半。张凡背起便携式筛查包,带上氧气瓶和急救药品,在普秀英带领下徒步攀爬。荆棘划破裤腿,海拔两千八百米的空气稀薄得令人胸闷,但他脚步未停。
三个小时后,他们抵达木戛寨。
寨门由两根老松木搭成,挂着褪色的红布条和牛骨铃铛。几个孩子躲在树后偷看,眼神警惕如小兽。一位白发长老手持铜铃走出,用傈僳语质问来意。普秀英上前回应,声音恭敬却不卑微。片刻后,长老挥了挥手,两名青年抬来三只粗陶碗,盛满浑浊的自酿米酒。
张凡端起第一碗,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灼烧喉咙,胃里翻腾。第二碗,他又喝下。第三碗递来时,他的额头已渗出汗珠,视线微微晃动。长老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点头:“你不怕死,说明心里有真东西。”
入寨之后,张凡并未立即开展筛查。他在晒谷场上铺开一块蓝布,摆出《星星是怎么掉进眼睛里的》绘本、手持式眼底相机和一副透明镜架,静静坐着。孩子们渐渐围拢,好奇地触碰那些“会发光的小盒子”。
一个小男孩指着相机问:“它能照见灵魂吗?”
“它能照见光走过的路。”张凡笑着打开预设动画??一段模拟光线穿过角膜、晶状体,最终落在视网膜上的三维影像。孩子们发出惊叹,仿佛看见了某种神迹。
当天下午,他为首批十五名儿童完成检测。结果令人揪心:九人存在高度远视合并弱视倾向,四人出现早期斜视征兆,而阿?的情况最为严重??右眼视力仅0。1,左眼0。3,OCT图像显示黄斑区已有轻度水肿,若不及时干预,极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
“她家里什么情况?”张凡问普秀英。
“父亲早年采药坠崖身亡,母亲精神有些失常,靠捡菌子和织麻布养活三个孩子。去年冬天,最小的弟弟因肺炎去世,从那以后,她就再也不愿说话了。”普秀英低声说,“道士说她是‘被亡灵缠住的眼睛’,只有每天焚香叩拜才能解脱。”
夜幕降临,寨子里燃起篝火。张凡坐在火堆旁,听村民们讲述关于“眼魂”的古老传说:据说人的眼睛里住着一只蝴蝶,看得越多,蝴蝶翅膀就越亮;若长期闭目或受惊,蝴蝶便会飞走,留下一片灰暗。
“那能不能请它回来?”他轻声问。
长老摇头:“除非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光去换。”
张凡沉默片刻,忽然起身,从包里取出一面微型投影仪,连接平板电脑。他播放了一段视频??那是库尔班术后复健的画面:男孩坐在教室里,认真抄写课文,阳光洒在他脸上,镜片反射出温暖的光晕。画外音是他的信:“医生叔叔说,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的光。我现在每天都在努力,让我的蝴蝶变得更亮。”
火焰跳跃,映照在每一张脸上。有人开始低声啜泣。
第二天清晨,阿?的母亲抱着女儿出现在晒谷场。女人衣衫褴褛,眼神空洞,却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那是张凡昨夜托人送去的诊断书翻译版,上面用傈僳文写着:“孩子的眼睛生病了,但可以治好。”
筛查过程中,阿?始终紧闭双眼,身体微微颤抖。张凡没有强迫她,只是轻轻握住她的手,把自己的眼镜摘下来戴在她鼻梁上。“试试看,世界是不是不一样了?”
一秒,两秒……突然,小女孩猛地睁开眼,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