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晨讲述着自己如何在那个夜晚听到父亲弹奏《归途》,又如何将它带进课堂,教给学生们。
他说起学生们第一次演奏时的青涩,说起他们在排练厅里一遍又一遍地磨合,也说起演出当晚的那一刻??当旋律响起,整个大厅都沉浸在音乐之中。
“音乐从来不只是音符的排列组合,”林晓晨的声音渐渐柔和,“它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记忆的延续。”
他看向父亲,眼中泛起一丝水光:“而这首《归途》,对我来说,是一段回家的路。”
台下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林晓晨站起身,向所有人深深鞠了一躬。
他知道,这一刻,父亲终于不再只是一个沉默的旁观者,而成为了音乐的一部分。
####传承之路
讲座结束后,不少学生围上来请教问题。
有人问他是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的,也有人好奇他是否打算出版那首《归途》。
林晓晨一一回答,语气平和而坚定。
“音乐不是用来炫耀的,”他对一位年轻的学生说,“它是用来感受的。你要先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听懂别人的旋律。”
那位学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临走前,赵院长亲自送他们到门口。
“林老师,”他笑着说,“我们学院正在筹备一个青年音乐教育项目,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合作。”
林晓晨想了想,点头道:“我会考虑的。”
回到家后,他推开门,发现父亲已经在客厅等他。
“你讲得很好。”父亲说。
林晓晨笑了笑:“谢谢你来了。”
父亲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手。
那一刻,林晓晨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父亲曾经的模样??一个默默守护音乐的人。
####新的开始
几周后,林晓晨正式接受了市立音乐学院的邀请,成为青年音乐教育项目的导师之一。
他依旧每周回学校上课,同时也在学院开设了新的课程,专门教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周思雨和其他几个学生也跟着他一起参与项目,成为助教。
“林老师,”周思雨在一次课后忍不住问,“我们以后也能像您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老师吗?”
林晓晨看着她,眼里带着笑意:“当然可以。只要你们一直热爱音乐,愿意去倾听它、理解它,你们就能做到。”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你们会比我做得更好。”
学生们纷纷笑了起来,脸上写满了期待。
林晓晨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他不再是那个独自坐在琴房里练习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带领别人走向音乐之路的引路人。
####永不停歇的旋律
某个清晨,林晓晨再次推开琴房的门。
阳光洒进来,照在琴键上,像是一串未完成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