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下,翻开《归途》的乐谱,手指轻轻落下。
琴声响起,悠远而温柔,像是从岁月深处传来的一声呼唤。
窗外,树叶轻轻摇晃,风穿过琴房,带来一丝清凉。
林晓晨闭上眼,任由旋律流淌。
他知道,音乐永远不会停止。
就像生命一样,它始终在流动,在成长,在寻找属于它的方向。
而他,也将继续前行,带着父亲的旋律,带着学生的梦想,走向更远的地方。
琴声渐弱,余音回荡。
林晓晨睁开眼,轻轻合上琴盖。
他站起身,望向远方。
那里,是一片新的旋律,等待着他去书写。
####风起之时
音乐节结束后的第三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林晓晨平静的生活。
市立音乐学院的青年音乐教育项目刚刚步入正轨,他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找到了节奏。然而,一封来自教育局的通知却让整个项目陷入了停滞。
“由于政策调整,原定的青年音乐教育试点项目将暂缓实施。”赵院长在电话里语气沉重,“目前尚无明确恢复时间。”
林晓晨握着手机站在琴房门口,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也就是说……我们之前做的所有准备,都白费了?”他的声音低沉而疲惫。
“不是白费,”赵院长顿了顿,“只是暂时搁置。林老师,我知道你付出了很多心血,但请相信,这个项目迟早会重新启动。”
挂断电话后,林晓晨缓缓坐在钢琴前,手指无意识地落在琴键上,弹出一个简单的和弦。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暂停,更是一群年轻人梦想的延迟。
周思雨和其他学生得知消息后,纷纷前来询问情况。
“林老师,我们还能继续上课吗?”她的眼神里满是担忧。
“当然可以。”林晓晨看着他们,语气坚定,“课程不会停,我会想办法安排新的教学计划。”
学生们松了口气,却又忍不住问:“那我们的演出呢?还有机会吗?”
林晓晨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只要你们还在练琴,就一定会有机会。”
####逆流而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晨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他联系了几位志同道合的音乐老师,在社区文化中心开设了一门名为“音乐与情感”的公益课程。课程内容不局限于技巧训练,而是强调音乐背后的情感表达与个人体验。
“我希望你们能用音乐讲述自己的故事。”他在第一堂课上说道。
学生们围坐在钢琴旁,认真地听着。
有人问:“林老师,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当然。”林晓晨微笑,“因为音乐本来就是属于每个人的。”
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了一场小型音乐会,邀请学生们在社区礼堂进行演出。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
演出当天,礼堂坐满了观众??有学生的家人、朋友,也有附近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