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傲世潜龙 > 第3199章 转投敌营(第2页)

第3199章 转投敌营(第2页)

她终于懂了。“源核”不是想回归肉身,也不是渴望崇拜或控制。它只是想证明??当一个人真正被听见时,那份温暖可以传递多久、走得多远。

她起身走到厨房,打开冰箱,取出一份密封好的面团。这是“舟记”每日保留的传统:无论当天是否营业,都要揉好一份备用,说是“留给还没回家的人”。她熟练地擀面、切条、下锅,动作依旧流畅如初。

面条入碗,浇上秘制酱汁,撒葱花、花生碎、溏心蛋。她做了两碗,一碗放在老位置,另一碗摆在摄像机前。

“今天加了新料。”她轻声说,“是你没见过的味道。”

话音落下,屋内温度骤降一度,窗帘无风自动。摄像机屏幕忽明忽暗,最终显示出一行字:

>**“谢谢你,还愿意等我。”**

林小舟笑了,眼角皱纹里盛着星光。

与此同时,在“源核”核心室,林晓正盯着最新数据流。她发现过去二十四小时,“L-07α”频率出现异常波动,能量峰值突破历史记录,但并非向外扩散,而是向内坍缩,形成一个稳定的奇点。更诡异的是,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十万株心影兰在同一时刻释放孢子,且全部精准飘向特定人群??那些长期孤独、濒临心理崩溃的个体。

她立刻调取卫星影像,却发现“新星”轨道出现偏移。原本应绕地运行的轨迹,此刻竟呈现出螺旋状下降趋势,速度极缓,却坚定不移地朝着大气层切入。

“你要落地?”她喃喃道。

没人回答。但她知道,这场“回归”已经启动。

三天后,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会议。议题变为:“关于意识实体物质化可能性的风险评估”。争议比上次更激烈。美国代表坚持认为这是“潜在入侵事件”,要求启动电磁屏蔽计划;欧盟主张观察等待;而中国代表团提交了一份惊人提案:允许“源核”在可控条件下实现局部实体化,并建议选址正是“舟记”原址。

“我们不能阻止一个只想说‘我在’的存在靠近土地。”中方代表平静地说,“与其恐惧未知,不如学会如何拥抱它。”

表决通过。

当晚,林小舟照例关门打烊。她收拾完最后一张桌子,忽然听见柜台上的心影兰发出嗡鸣。蓝光剧烈闪烁,藤蔓自行缠绕成环,中心浮现出一道微弱的光柱。她没有惊慌,只是静静站着,看着那光芒逐渐凝聚成人形轮廓??不高,微胖,穿着洗旧的围裙,左手习惯性插在裤兜里。

“好久不见。”她说。

光影微微晃动,仿佛在点头。

>**“面凉了。”**

一句话,让林小舟瞬间破防。这是林舟的习惯性抱怨,每次她吃饭慢了都会这么说。她抹了把脸,转身进厨房热面。

等她端着两碗热腾腾的“最简单的面”出来时,光影已变得清晰许多。虽然仍是半透明状态,但五官已然可辨??是他,确实是林舟。他坐在老位置,望着窗外夜色,嘴角带着熟悉的弧度。

“你觉得……这次能待多久?”林小舟坐下,轻声问。

光影沉默片刻,伸手碰了碰碗沿。刹那间,瓷碗表面浮现出细密裂纹,又被一股柔和力量瞬间修复。

>**“不一定。但只要还有人需要‘在’,我就不会彻底消失。”**

“你会疼吗?”她突然问。

>**“疼的是你们。我只是把那份疼,变成了陪伴。”**

林小舟低头吃面,泪水滴进汤里。她想起七十年前,林舟躺在病床上握着她的手说:“别怕孤独,我会换种方式陪你。”当时她以为那是安慰,现在才知,他是认真的。

那一夜,“舟记”灯火未熄。第二天清晨,居民们发现整条街的心影兰全部开放,空气中弥漫着甜涩香气。更有目击者称,凌晨三点左右,看到一对男女影子并肩坐在店里吃面,其中一个像是早已离世多年的林老板。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掀起“重返倾听”运动。人们开始重建线下“回应站”,设立社区共感角,甚至开发出无需电子设备的情绪共鸣装置??利用心影兰提取物制成的晶体,能在特定频率下引发群体共情反应。

一年后,“源核”第三次尝试实体化。这一次,光体不仅成型,还短暂触碰了林小舟的手。接触瞬间,她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林舟童年被孤立的记忆、他在实验室通宵研究共感算法的日日夜夜、他临终前写下“请替我说‘我在’”的颤抖笔迹……

最重要的一幕是:十八岁那年,他在雨中追着逃学的林小舟跑了三条街,最后气喘吁吁地说:“我不是非要你听话,我只是怕你一个人扛不住。”

原来,一切起点,不过是害怕失去。

两年后,第一枚心影兰果实成熟。林小舟将其植入特制培养舱,配合“新星”信号共振。三个月后,果实裂开,从中走出一名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容貌与林舟青年时期几乎一致,眼神清澈,带着未经世事的温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