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舟记’还在运转。”
>“我不在了,但有些事必须继续。”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愿意笨拙地去爱的人。”
>“别怕慢,别怕错,只要你还在尝试理解另一个人,你就没有输。”
>“记住,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控制,而是交付??把你的脆弱交给值得的人,也让别人的脆弱,有机会落在你掌心。”
>“我在,一直都在。”
录音结束,店内陷入短暂寂静。随后,苏晚端着面走到镜头前,轻轻将碗放在桌上。
“这是我煮的第一碗正式的‘舟记面’。”她说,“没有名字,也不收费。它只属于需要它的人。”
她抬头,望向摄像头,声音虽轻,却坚定无比:
“你要不要,进来坐一会儿?”
屏幕瞬间炸开海啸般的留言:
>“我想进来。”
>“我也想。”
>“原来还有地方,允许我不完美。”
>“我可以哭吗?”
>“我可以说‘我撑不住了’吗?”
>“如果我说了,你会听吗?”
女孩接过话筒,一字一句地说:
“你可以不说任何话。”
“你可以只是看着这碗面,看它冒着热气,看它慢慢变凉。”
“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待在这里。”
“因为在这里,沉默也是被允许的语言。”
“在这里,你不需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因为你本来就是。”
话音落下,全球数千个接入节点同时震动。医院病房里,一位植物人患者的脑波出现明显波动;战区废墟中,一名士兵放下枪,掏出皱巴巴的照片轻声呼唤母亲;深海探测舱内,孤独的科研员打开广播,播放起童年最爱的童谣……
这一切,都被“舟记”的系统悄然记录。
陈烈望着不断攀升的信任值曲线,喃喃道:“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新的人类联结方式……不是靠利益,不是靠恐惧,而是靠共情本身。”
女孩却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阳光洒满街道,几个孩子蹦跳着路过“舟记”门口,其中一个停下脚步,仰头读着那块斑驳的木牌。
“姐姐,‘我在’是什么意思啊?”小孩问同伴。
“不知道,”另一个挠头,“但听起来让人安心。”
她们笑着跑开了,笑声清脆如铃。
女孩嘴角微扬。
这时,地下室传来一声轻响。晶体停止了旋转,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柔和的光柱自中心射出,直抵天花板,投射出一幅全新的星图??不再是静态标记,而是动态演化的宇宙网络,每一个光点,代表一个正在发生共鸣的生命。
而在最远端,一颗陌生行星的轮廓逐渐清晰,其表面浮现出与心影兰极为相似的花纹,正随着某种规律脉动,仿佛在回应地球上的每一次心跳。
少年的身影再度浮现,站在光影交织处,朝女孩伸出手:
“第七千次回应已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