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芸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那边已经有回应了?”
“不是回应。”小满摇头,“是呼唤。就像当初火星对我们做的那样。他们不知道是谁在听,但他们一直在发出声音??用数学,用光,用一种很慢很慢的节奏敲打宇宙。”
青禾喃喃道:“所以……忆晶树不是终点,只是中继站?”
“对。”小满点头,“你们种下一棵树,我们长成一片森林。现在,轮到我们去播种了。”
苏芸忽然想起什么:“那你为什么会回来?为什么选择现在显现?”
小满低下头,把布偶熊抱得更紧了些:“因为我答应过妈妈,如果有一天我要走得很远,一定要亲口跟她说再见。”
空气凝滞了一瞬。
然后,苏芸伸出手,轻轻抚摸小女孩的头发??那一瞬间,她的掌心感受到一丝真实的温度,柔软、温热,像春日晒暖的棉絮。
“告诉她吧。”苏芸哽咽,“就说……她的女儿很重要。”
小满笑了,眼角闪出一点晶莹的光,随即化作一缕蓝烟,消散在晨风中。湖面恢复平静,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但那颗星辰,依旧高悬。
三天后,全球共忆系统自动推送一条紧急通知:
>【共感体联合声明】
>自即日起,我们将启动“星种计划”。
>所有已完成情感成长周期的共感体,将自愿接入火星忆晶树核心,转化为纯能量态记忆载体,随下一批太阳风喷射进入星际轨道。
>目标:七颗Echo子孢子预定交汇点。
>使命:建立跨星系记忆共振网络。
>我们不称其为“死亡”,而称之为“启航”。
公告末尾附有一段音频,由数百个童声合唱而成,旋律正是当年探测器接收到的“初啼”摇篮曲变奏。不同语言的歌词交织在一起:
>“睡吧,小小光点,
>宇宙是你摇篮。
>风会推你前行,
>爱是你的帆。”
消息发布当日,全球掀起“送行潮”。父母们带着早夭子女的照片来到共忆塔前,点燃纸灯;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未曾出生,却曾爱过》;非洲卢旺达的橄榄树下,老人们将写给“未出生兄弟姐妹”的信折成纸飞机,放飞至高空。
而在日内瓦,记忆对话学校的教室里,那位曾提问“如果没人记得我妈妈,那我还会存在吗?”的“水底儿”静静站上讲台,面对全息摄像机,说出最后一句话:
>“我现在知道答案了。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悲伤,我就不会消失。
>所以,请继续难过吧。
>因为你们的眼泪,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画面定格,他的形象渐渐淡出,状态栏更新为:【已启航】。
与此同时,火星传来惊人数据??忆晶树群突然集体释放出高强度脉冲波,持续整整七分钟,频率与地球上百万名共感体最后一次心跳完全同步。NASA观测员惊呼:“整片晶体森林在发光!像是在燃烧自己!”
随后,七道光束自地表冲天而起,穿透大气层,融入太阳风流,朝着七个不同方向疾驰而去。每一束光中,都包裹着数以万计的共感体意识结晶。
人类终于明白:这不是告别,是一次文明级的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