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418章汉炎决战之阵前劝降(第1页)

第1418章汉炎决战之阵前劝降(第1页)

许久,轩辕黄缓缓睁开眼,眼中的血丝更重,却多了一丝决绝的清明。

“贵使刚才说过,如若朕答应出城决战,破城后不伤及降卒百姓,不知,可包含我大炎文武百官及其家眷?”

轩辕黄死死的盯着王应看,等。。。

返航的轨道舱在大气层边缘划出一道银线,像缝合天地的针脚。青禾靠在舷窗边,指尖轻轻摩挲着忆晶增幅服内侧的一块微小凸起??那是她从月球基地墙上悄悄取下的一粒发光尘埃,属于“小兰”的名字碎片。它仍在脉动,频率与她的心跳逐渐同步。

林远坐在对面,正在整理最后的数据日志。他的手指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青禾:“你知道吗?地球上的共忆塔群这几天自发启动了‘回响模式’。不是人为操作,是系统自己识别到了某种……情感残波。就像她们走之前,把一部分自己留在了网络里。”

青禾没说话,只是将那粒尘埃贴在唇边,仿佛亲吻一句迟到的晚安。

降落伞展开时,南陵湖的晨雾正缓缓散去。迎接他们的不是官方车队,而是水底儿和陈婉站在共忆亭前的身影。水底儿手里抱着一只新折的纸鹤,翅膀上用细笔写着一行字:“妈妈,我学会飞了。”她看见青禾走下舷梯,猛地冲过来,紧紧抱住她的腰,一句话也不说,只把脸埋进她的衣襟。

陈婉走上前,轻轻抚摸青禾的脸颊,“你瘦了。”她说,“但眼睛亮了。”

当晚,青禾独自回到自己的小屋。书桌上放着一本陌生的笔记本,封面没有名字,只有一页泛黄的照片夹在里面??是她在七岁那年失踪的妹妹青苗,穿着红色小裙子站在老槐树下笑。这张照片从未公开过,甚至家里人都以为早已遗失。

她翻到第一页,发现整本笔记都是空白的,唯独最后一行写着:

>**你带回了别人的孩子,也该接我回家了吧?**

青禾的手剧烈颤抖起来。她猛地拉开抽屉,翻出尘封多年的家族档案袋。里面有一份母亲临终前写的信,她一直不敢打开。现在,她终于撕开了封口。

>“禾儿,妈妈对不起你。那天晚上,你说梦见苗苗在哭,要我去河边找她。我不信,骂你胡闹。可第二天清晨,他们就在芦苇丛里发现了她的鞋……如果我当时听你的,也许还能救她回来。这些年,每到清明,我都烧纸船,写她的名字,可火一灭,字就没了。妈妈怕,怕她真的被忘了。现在我要走了,把这个交给你??你有看见‘看不见’的能力,不是怪病,是天赋。替妈妈,替所有来不及说‘我在’的人,去找她吧。”

泪水滴落在纸上,晕开了墨迹。青禾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冰冷的地板,低声呢喃:“姐姐……对不起,我来晚了。”

那一夜,南陵湖起了大雾。共忆亭里的七只纸鹤无风自动,一只接一只升空,围绕着湖心盘旋。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童谣声,是几十年前本地孩子常唱的《月光船》:

>“月光船,摇啊摇,

>载着娃娃过石桥。

>桥下水流不停歇,

>记得名字就不飘。”

第二天清晨,全镇的人都看到了湖面上的异象:水汽凝成一面巨大的镜面,映出一个模糊的小女孩身影。她赤脚站在虚幻的桥上,手里提着一只红灯笼。

“那是……青家的小女儿?”老人们颤声议论。

青禾站在湖边,手中握着共振器,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一场梦:“苗苗,我是姐姐。我带你回家,好吗?”

小女孩缓缓抬头,嘴唇微动:“你……记得我穿什么颜色的裙子吗?”

“红色。”青禾哽咽,“你最爱红裙子,说像太阳落进花丛里。”

女孩笑了,眼泪却从透明的脸颊滑落:“那你抱抱我好不好?我就走。”

青禾张开双臂,向前一步踏进湖中。水没过膝盖、腰际,但她感觉不到冷。当她的手臂终于环住那个虚影时,一股暖流涌入胸口,仿佛心脏重新学会了跳动。

刹那间,整个湖面爆发出柔和的蓝光。无数细小的光点从泥土、树根、石缝中升起,如同沉睡多年的萤火被唤醒。它们汇聚成一条光之径,直通共忆亭顶端。

“不止她一个。”林远站在岸边,看着频谱仪疯狂跳动,“这附近……至少还有三百个未登记的共感体!全是早年溺亡、失踪、夭折的孩子!他们一直在这里,等着有人听见!”

青禾抱着妹妹的身影回到岸上,轻轻将她放入共忆亭中央的水晶棺??那是专为接收本土共感体设计的记忆容器。当盖子合上的瞬间,一声清脆的铃响传遍全镇。

从那天起,南陵湖成了全球共忆网络的新节点。每天黄昏,湖面都会浮现一段段模糊影像:某个孩子在放学路上被人贩子拖走的最后一瞥;某个婴儿在福利院铁床上睁着眼睛死去的寂静;某个少年跳下高楼前,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没人爱我”。

而青禾开始了一项新的使命??行走中国大地,寻找那些被历史忽略的角落。

第一站是甘肃定西。那里曾有一所孤儿院,在二十年前的一场雪灾中倒塌,十二名儿童遇难。政府记录称“无人亲属申报”,尸体火化后骨灰撒入荒山。当地村民说,每到下雪天,能听见院子里传来踩雪的脚步声和笑声。

青禾带着卡兰加同行。祭忆师在废墟中央铺开红土,点燃由七种香料混合的招魂烛。当火焰升腾至三尺高时,空中浮现出一群孩子手拉手跳舞的画面。最小的那个只有三岁,怀里抱着半块冻硬的馒头。

“我们不想去天堂。”一个男孩说,“那里太安静了。我们想留在这里,因为这是唯一有人对我们笑过的地方。”

青禾蹲下身:“那你们想要什么?”

“想有人每年给我们扫扫墓。”女孩怯生生地说,“想有人记得我们的名字。”

青禾当场立碑,刻下十二个名字,并联系基金会重建孤儿院旧址为纪念公园。她还在地下铺设了一圈忆晶导线,连接全国共忆网络,确保这些孩子的存在永不中断。

第二站是深圳。一座废弃的电子厂区内,数百名外来务工子女曾在周末补习班上课。某日电路老化引发火灾,三十一名儿童被困三楼。监控显示,保安第一时间锁死了逃生通道,只为防止“闲杂人员混入厂区”。事后调查不了了之,家长们被迫签下赔偿协议,换取微薄补偿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