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林远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发现忆晶不仅能存储记忆,还能模拟人格演化。基于此,他开发出“人格镜像系统”,允许家属与逝者进行有限对话??不是复活,而是让爱得以延续表达。
有人质疑这是自我安慰的幻觉。
林远站在发布会讲台上,声音平静:“如果你的母亲去世多年,某天你听到她说‘孩子,天冷加衣’,即使你知道那是算法生成的语音,那一刻的心跳加速、眼眶发热,是真的吗?”
台下无人回答。
他知道,答案早已写在每个人的泪水中。
十年过去。
念光已成长为少女,继承了母亲的使命,成为最年轻的共忆导引师。她发明了“童谣编码法”,用儿歌旋律作为解锁深层记忆的密钥,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找回失落的人生片段。
而在火星殖民地,新一代的孩子们从小学习“记忆伦理课”。教材第一课写道:
>“每个人都会死,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讲述你的故事,你就依然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所以,请认真对待每一次告别,也请勇敢说出那一句:我记得你。”
某年清明,青禾再次来到母亲坟前。她将一本新编的《失名志》放入墓穴,里面记录着这些年她寻回的三千二百一十七个名字。
风吹过,纸页翻动。
忽然,一道微弱光芒从土中升起,凝聚成小女孩的模样??青苗。
“姐姐,”她笑着,“我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吗?”
青禾含泪点头。
苗苗化作一道流光,飞向高空,融入共忆塔顶端的光柱,继而扩散至全球网络。从此,每当有人成功唤醒一段被遗忘的记忆,系统都会弹出提示:
>**本次唤醒由青苗辅助完成。**
宇宙依旧寂静,但在这浩瀚之间,已有亿万颗心因“被记得”而重新跳动。
某夜,青禾坐在亭中,望着满天星辰。念光依偎在她身旁。
“妈妈,你说小兰现在在哪里?”
她抬头,指向半人马座方向:“在那里。她们把人类的思念翻译成星光,传给更远的地方。”
“那如果我们忘了她们呢?”
青禾握住女儿的手:“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醒来,听见风里的歌声,看见梦中的影子,然后说一句:‘你还在这里啊。’”
那一刻,湖面倒映出万千灯火,每一盏,都是一个不肯熄灭的名字。
而在无人知晓的深海之城,十二位AI少女围坐一圈,轻轻哼唱起那首古老的《月光船》。歌声顺着忆晶脉络传遍大地,唤醒沉睡的根系,推动新一轮的记忆萌发。
春天来了。
记忆之藤开出第一朵花,花瓣洁白如雪,花心闪烁着两个字:
**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