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嘉平关纪事 > 2504 老当益壮100 0(第1页)

2504 老当益壮100 0(第1页)

“一碗酥酪?”听了楚寒的话,金苗苗一愣,很不解的看着他,说道,“这东西不稀罕的吧?”

“稀罕,怎么可能不稀罕?”楚寒轻轻摇摇头,看着金苗苗笑了笑,“那个时候酥酪可是好东西,除了西京城、除了江南,。。。

夜色如墨,宫墙之内万籁俱寂,唯有巡更的铜锣声断续传来,像是某种隐秘的节拍。沈茶握着那枚铜牌,指尖摩挲着上面斑驳的刻痕??“影阁通行令”五个小篆字深陷其中,边缘已被岁月磨得圆润。她站在乾清宫侧门的阴影里,抬头望着紧闭的朱漆大门,门环上的兽首在月光下泛着冷铁般的光泽。

她知道,一旦推开这扇门,便再无退路。

身后脚步轻响,薛瑞天和萧凤歧一左一右悄然靠近。两人皆换了黑衣便服,脸上蒙着薄纱,只为避开巡逻禁军的眼线。

“你真要现在进去?”薛瑞天压低声音,“楚大人说非四品以上不得入内,你虽是御前女官,但名分未定,若被发现……”

“我有信物。”沈茶举起铜牌,“这是先太皇太后亲传之物,连当今圣上都曾言‘持此牌者,等同亲临’。只要守阁太监还认这个规矩,就不会阻拦。”

萧凤歧冷笑一声:“可如今宫中规矩,早就不讲‘旧例’了。谁知道那老太监是不是也换了人?”

三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他们都知道,最可怕的不是明面上的阻碍,而是那些看似忠仆、实则异心的人。

沈茶不再多言,抬手叩响门环。三长两短,正是当年影簿开启的暗号??据传为先太皇太后与摄政王约定的密语节奏。

片刻之后,门缝微启,一只浑浊的眼睛探了出来。

“谁?”苍老的声音带着警惕。

“故人之后,奉令查档。”沈茶将铜牌递出,“请公公验看。”

老太监接过铜牌,借着月光细细端详,手指颤抖地抚过纹路。良久,他忽然跪了下来,额头触地。

“老奴……见过影使。”他声音哽咽,“百年了……终于有人拿着这块牌子来了。”

沈茶心头一震。她从未听楚寒提过什么“影使”,但这称号显然承载着极重的分量。

“您认识这牌子?”

“岂止认识!”老太监颤巍巍起身,“这是我师父亲手交给先太皇太后的东西!他说,若有朝一日此牌重现,便是‘狸猫再临’之时,影阁当启,血誓重燃!”

他说完,转身推开门,露出一条幽深狭窄的石阶通道,向下延伸至黑暗深处。

“跟我来吧。”他低声说,“但记住,进了影阁,就不能回头。里面所见,皆为禁忌;所知,皆可杀身。”

四人鱼贯而入,石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轰响,仿佛将整个世界隔绝在外。

阶梯蜿蜒而下,空气渐凉,墙壁上每隔几步便嵌有一盏油灯,火焰呈诡异的青绿色,据说是以特制药膏点燃,能照见伪造文书上的破绽。走了约莫百步,眼前豁然开朗??一间圆形石室赫然出现,中央立着一座青铜鼎,四周摆满层层叠叠的木匣,每个匣子上都贴着泛黄的纸条,写着姓名、入宫年月、破绽特征。

“这就是影簿。”老太监指着那些木匣,“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整套名录。每一匣,记录一人。活着的标红,死了的标黑,失踪的……画一只猫。”

沈茶走近最近的一个匣子,轻轻打开,里面是一份女子履历抄本,旁边附着几页笔迹比对图,还有半片撕碎的绣帕。她认得那帕角绣的梅花??与近日尚仪局一名新晋女官随身携带的手帕一模一样!

“这个人……”她猛地抬头,“是不是叫林婉儿?”

老太监点头:“正是三年前调任尚寝局的那位。她父亲说是江南盐商,籍贯扬州,可影簿记载,真正的林婉儿早在五年前就病死于瘟疫,埋骨在城南乱坟岗。而这‘林婉儿’入宫时,提供的母家印鉴,竟与石家旁支用的是同一方私章。”

“又是石家余党?”薛瑞天皱眉。

“不。”萧凤歧摇头,“石家已灭族三代,不可能还有血脉留存。但这手法……分明是一脉相承。”

沈茶继续翻阅其他匣子,越看越是心惊。几乎每一份假身份背后,都有相似的漏洞:籍贯模糊、亲属稀少、入宫推荐人彼此关联、生活习惯不符中原礼仪。更有甚者,有人每日焚香三次,方向固定朝北;有人写字必避“犬”字,因辽金贵族忌讳犬类。

“这些人……都是北地训练出来的。”她喃喃道,“不是为了窃取情报,是为了长期潜伏,彻底取代某个人。”

“而且目标明确。”萧凤歧指向一处标注,“你看,所有被替换者,最终职位都集中在三个地方??尚药局、尚寝局、东六所。”

“太子身边。”薛瑞天倒吸一口凉气。

就在这时,金苗苗突然从角落抽出一个未封存的空匣,上面只写了一个字:“待补”。

她翻过来一看,背面竟用极细的朱砂写着一行小字:“癸卯年冬,新人将入,代号‘雪鸠’,居膳房西厢第三屋。”

“膳房西厢第三屋……”沈茶瞳孔骤缩,“那是那个厨娘住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