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同时,耳机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像是风吹过枯叶,又像someonelonggone终于放下执念。
然后,彻底沉默。
---
三天后,车队抵达边境城市临渊。
这里曾是帝国最南端的文化重镇,如今却成了信息管制区。街道上布满监控探头,公共屏幕滚动播放着“社会稳定指数达标率99。8%”的标语。书店shelves被清空历史类书籍,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公民行为规范读本》和《正能量心理调适指南》。
沈知意独自走进一家废弃印刷厂旧址。这里曾是地下刊物的秘密作坊,十年前一场大火烧毁了所有存稿,负责人被判“煽动性言论罪”入狱十年。
她蹲在焦黑的墙角,用手拂去灰尘,露出半块未完全焚毁的铅字模板。上面刻着一个词:**真相**。
她盯着那两个字看了很久,然后从包里取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钢笔。
这不是普通的本子。封皮内侧缝着一层薄薄的碳纤维膜,能抵抗电磁扫描;纸张采用特殊植物纤维制成,遇水不化,火烧只焦边不断页。这是灰隼偷偷给她的:“万一你要写什么,别用电子设备。”
她翻开第一页,写下标题:
**《关于第十井的十二环试炼》**
接着,她开始记录。
从第一环“无门之径”到第十二环“无名之问”,一字一句,毫无隐瞒。她写下青铜门后的荒原,写下漂浮的记忆光点,写下父亲名字重现那一刻的心碎与愤怒,写下自己用血书写姓名的决绝。
她甚至描写了少年的模样:白衣胜雪,双目覆纱,立于风雪之中,似有千载孤寂。
写到第七页时,窗外传来脚步声。
她迅速合上本子,藏入夹层。门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穿着送餐员制服,手里拎着保温箱。
“沈小姐?”他声音很轻,“我是周默的哥哥。”
沈知意浑身一震。
周默……那个从教学楼跳下的同桌?她从未告诉任何人他们的关系,除了在网上匿名提过一次。
“你怎么找到我的?”
“你在碑林说出他名字的时候,我就听见了。”年轻人摘下帽子,露出额角一道陈年疤痕,“那天我在学校值班室看监控回放,突然耳机里响起你的声音,清清楚楚地说:‘我同桌叫周默,他不是懦弱,他是被所有人逼到墙角的孩子。’”
沈知意瞳孔收缩。
不可能。那是发生在异度空间的声音,怎么可能传到现实?
除非??
**记忆的共鸣真的存在**。
就像玉简能穿越维度传递信息,当一个人真心呼唤另一个被遗忘者的姓名时,那份震动会穿透层层封锁,抵达最需要它的人耳中。
“我一直以为弟弟是自己想不开。”年轻人声音哽咽,“可那天之后,我去翻当年的心理档案,发现校医签字是伪造的。他的咨询记录全被替换成‘重度抑郁倾向’评估表。真正的报告写着:‘学生反映长期遭受语言暴力与孤立,建议干预。’但这份文件从未上报。”
他抬头看着沈知意:“谢谢你……说出他的名字。至少现在,我知道他不是孤单死去的。”
沈知意说不出话,只觉胸口发烫。
等送餐员离开后,她再次打开笔记本,在文末加了一句:
>“命名是一种复活仪式。当你提起一个被抹去的名字,你就让那个人在某个角落重新活了一次。哪怕只有一秒,也足以对抗永恒的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