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儿惨然一笑,转身离去。
翌日清晨,马寻下令启程返京。
临行前,他最后一次登上桂林城楼,与朱守谦告别。
“记住我的话。”他说,“做一个守规矩的亲王,比做一个强大的亲王更重要。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民心和法度,而不是刀枪。”
朱守谦深深鞠躬:“舅舅,等我赎完罪,我想去金陵,跟您学习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人。”
马寻拍了拍他的肩,翻身上马。
归途之中,他不断收到各地奏报:宁王解散私兵,谷王开城迎官,浙江戚指挥使“突发急病”身亡……一场席卷全国的阴谋,在尚未完全展开之时,已被无形之力扼杀于襁褓。
三个月后,马寻回到金陵。
朱雄英亲自出城迎接。少年已开始研读《宗政法典》第三卷,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舅舅,您瘦了。”他说。
马寻笑了笑:“可我的心,比以前更硬了。”
入宫觐见时,朱元璋亲自下阶相迎。
“你回来了。”皇帝声音沙哑,“朕听说,你在广西不但平了乱,还救了一个亲王,也救了一整套规矩。”
马寻跪地:“臣不敢居功。只是履行职责罢了。”
朱元璋扶起他,久久注视:“从今日起,小宗正院不必再与太子共议宗室事务。今后凡涉及亲王惩处,由你一人专断,直接奏报于朕。朕信你,胜过信任何人。”
满殿哗然。
这是前所未有的权力。
马寻却未显喜色,只沉声道:“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但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臣请求扩大小宗正院编制,增设监察御史两名,专门监督我院执法是否公正。若有徇私枉法之举,随时弹劾。”
朱元璋大笑:“好!这才是马寻!越是给你权,你越要想着怎么约束自己!传旨天下:马寻执掌宗正,铁面无私,堪为万世楷模!赐‘执法如山’金匾一面,悬于府邸正堂!”
退朝之后,常婉抱着孩子在府门前等候。夕阳洒在她脸上,温柔如初。
马寻走过去,轻轻抱住她们。
“我回来了。”他说。
“我知道你会回来。”常婉含泪微笑,“因为你答应过柏儿。”
夜幕降临,马寻坐在书房,翻开一本新册子。封面写着四个字:《宗室改革草案》。
第一行写道:
“欲固皇权,先安宗室;欲安宗室,必立制度。亲王不可无兵,亦不可拥重兵。建议设立‘轮戍制’,每三年调换一次封地护卫,防止形成私人势力……”
窗外,秋风渐歇,月光如水。
而在千里之外的某个牢狱深处,李景隆倚墙而坐,听着狱卒讲述马寻回京的消息,忽然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不甘,也带着一丝敬意。
他知道,自己输了。
但他也知道,这个人,配做他的对手。
风暴暂息,但暗流仍在涌动。
而马寻,依旧站在风口浪尖。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还活着,就不能后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