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 > 第226章爪为风蛇为势腿为海中13(第2页)

第226章爪为风蛇为势腿为海中13(第2页)

禾苗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对不起……我以前从没想过你们的存在。我以为死亡就是终结,没想到……你们连开始都没有。”

她举起玉笛,贴紧乳牙。

这一次,她没有吹奏任何曲调,而是将嘴唇靠近笛孔,用尽全身力气,嘶哑地喊出一个词:

>“**妹妹!**”

声音落下,整座山谷轰然共鸣。

井中灰雾剧烈翻滚,一个个婴孩虚影睁开眼睛,脸上浮现出懵懂笑意。他们伸出手,轻轻触碰空中某处,仿佛感受到了来自人间的温度。

>“妹妹……妹妹……”他们开始互相呼唤,声音由弱渐强,最终汇成一片纯净童音的海洋。

井壁上的倒“生”字逐一翻转,变为正写。一道暖流自井心涌出,带着淡淡的奶香与阳光气息,拂过三人面颊。

就在此刻,玉笛突然崩裂。

不是碎裂,而是像蝉蜕一般,外层粗糙玉壳片片剥落,露出内里晶莹剔透的芯体,通体流转着淡金色脉络,如同血管搏动。

“血笛真正苏醒了。”小归低语,“它不再只是乐器,而是‘命名之器’??凡经此笛呼唤之名,皆可入井碑,永不磨灭。”

林朔忽然踉跄一步,从背包中抽出那本破旧笔记本。书页自动翻动,停在一页空白处。墨迹凭空浮现,写下一行字:

>**李青山,男,32岁,殉职于1998年抗洪抢险。其妻临终前未说出之遗言:‘告诉儿子,爸爸不是逃兵。’**

他怔住,随即红了眼眶。

“原来……我也有一部分,是被遗忘的。”

他咬破指尖,将血滴在纸上,高声念道:“李青山!你的名字在此!你的故事不会消失!你的儿子会知道??你是为了救人才牺牲的!”

话音落,井中一朵蓝莲悄然绽放,莲心坐着一个年轻男子虚影,朝他微笑点头,然后缓缓消散。

更多名字随之浮现。

小归取出祖传傩面袋,倒出十二枚刻符铜钱,摆成环形。他闭目诵咒,声音古老晦涩。每一枚铜钱都浮现出一个名字:

>“赤脚郎,无名囡,夜哭儿,井边崽……”

这些曾被当作“代称”的孤魂,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标识。

禾苗则翻开手机相册,找到一张童年合影??她与一群村童在晒谷场上嬉戏。其中一个小女孩早已夭折,连墓碑都没有。她盯着照片,轻声说:“阿梅,七岁溺亡于村塘。你最爱穿那条红裙子,总说我笑起来像太阳。”

蓝莲再绽一朵。

就这样,他们用记忆、用血、用真心,将一个个名字送入井中。灰雾渐散,啼哭止息,取而代之的是轻柔哼唱??那是不知谁先开始的摇篮曲,温柔地包裹着这片曾被遗弃的土地。

当最后一缕雾气消散,井口缓缓升起一座石碑。

碑上无字。

“为什么是空的?”林朔疑惑。

“因为真正的碑,不在这里。”小归微笑,“而在每一个愿意记住别人名字的人心里。”

他转身望向谷外,只见雨已停歇,晨曦初露。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几个孩童正在田埂上追逐,手中挥舞着稻草编成的笛子。

“他们已经开始学了。”他说。

数日后,三人抵达西南边陲一座废弃福利院。

此处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收养战乱孤儿之地,后因大火焚毁,数十名儿童葬身火海,官方记录仅称“意外”,无人追究。当地人称之为“哑院”??据说每逢阴雨,便能听见孩子们齐声背诵课文,却始终没人敢靠近。

院墙倒塌,杂草丛生。主楼焦黑残骸中,一棵野桃树竟从水泥缝里钻出,枝头开满粉白花朵。

禾苗走近树下,忽然发现树根处埋着一只铁皮盒。

打开后,里面是一叠泛黄作业本,每一页都写着同样的句子:

>“我的名字叫小兰,今年八岁,我想活着。”

>“老师说,只要我把字写工整,就能被领养。”

>“今天食堂阿姨多给了我半个馒头,我很开心。”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