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累计“首次自我表达”案例突破一百万例。
>根据预设协议,启动“百万回声仪式”。
我立即召集全员集合。五分钟内,所有核心成员齐聚主控舱。
大屏幕上,AI开始自动整合百万条录音中的关键词,生成一幅动态声纹图谱:中心是一颗跳动的心脏形状,由无数细小声波汇聚而成;外围层层扩散的光环上,依次浮现高频词汇??“害怕”“孤单”“我想说了”“我相信”“谢谢”“我还想活下去”。
随后,一段合成语音缓缓响起,基于百万真实声音样本训练而成,既不属于任何个体,又仿佛包含所有人:
>“我们曾躲在床底、藏在厕所、蜷缩在放学路上的拐角,
>我们曾以为沉默才是安全的代价,
>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们: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人在听。’
>于是我们按下了录音键。
>从此,孤独有了回音,伤口开始结痂,
>黑暗中伸出的手,终于触碰到另一只温暖的手。
>我们不是英雄,也不是榜样,
>我们只是不愿再假装快乐的孩子。
>今天,我们共同说出一句话:
>**我在这里,我还能说话,我还没有放弃。**
>愿未来每一个想要开口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他的那支录音笔。”
全场肃立。李婷轻轻拨响吉他,奏起《你不必独自承受》的旋律。秦川从日内瓦发来文字:“联合国秘书长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非暴力心理共建行动。”
仪式结束后,我独自走到车尾观景窗前。星空浩瀚,铁轨延伸至远方,仿佛没有尽头。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小雨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
>“今天,我帮同桌修好了她的铅笔盒。
>她说谢谢,我笑着说不用。
>原来,被听见之后,也可以开始去听别人。”
我回复:“你已经不只是被照亮的人了,小雨。
你正在变成光本身。”
风穿过山谷,掠过森林,拂过湖泊,最终追上这列疾驰的列车。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某个孩子正举起录音笔,对着夜空轻声说:
“我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