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元稹(第1页)

元稹(第1页)

元稹

稹,字微之,河南人。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对策事。初以瑕衅,举动浮薄,朝野杂笑,未几罢。然素无检,望轻,不为公议所右,除武昌节度使,卒。在越时,辟窦巩。巩工诗,日酬和,故镜湖、秦望之奇益传,时号“兰亭绝唱”。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有《元氏长庆集》一百卷及《小集》十卷,今传。

【注释】

1微之:一字威明。

2河南:府名,治所在今河南洛阳。

3明经: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先帖经、墨义,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4书判:即书判拔萃,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就书法和文章的优劣选拔人才。此事在贞元十九年(803),元稹考中第四等。

5对策:科举试士,以经义政事等设问,使士子逐条对答。

6河南尉:即河南(今河南洛阳)县尉。

7监察御史:中央御史台察院官员,常奉敕出使,分察巡按州县、馆驿,监督屯田、铸钱、岭南考选等事宜。

8按狱:审理狱讼。东川:方镇名,即剑南东川的简称。至德二载(757)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区置,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9次:留宿。敷水驿:今陕西华阴西敷水镇,为唐代长安与洛阳间陆路交通重要驿站。

10中人:指宦官。仇士良:字匡美,顺宗时入侍东宫。宪宗继位,先后任平卢、凤翔等节度监军,数任内外五坊使,贪暴阴狠。文宗时,擢左神策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文宗依朝臣李训等发动“甘露之变”,谋诛宦官,仇士良与鱼弘志大杀朝臣。开成五年(840)文宗死,矫诏立颍王李瀍(后更名李炎,即唐武宗),迁骠骑大将军,封楚国公,擅权二十余年,杀二王、一妃、四宰相,劝其他宦官以球猎声色乱皇帝心,使不读书,不亲儒臣,以长期揽权,得保富贵。

?邸:即驿站中较好的上厅。

?击稹败面:此为随同仇士良而来的宦官刘士元所为,以马鞭击伤元稹的脸颊。

?轻威:即威轻。

?宪臣:御史台官的别称。

?江陵:府名,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士曹参军:官名,掌土功、公廨、津梁、舟车、工艺等事。

?李绛:字深之,早年与韩愈等游学于梁肃门下,贞元末年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以本官充翰林学士;元和五年(810)迁本司郎中、知制诰,授中书舍人,前后朝臣裴武、柳公绰、元稹、白居易等遭贬黜时,都极力上疏申论;元和六年(811)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膳部员外郎:官名,尚书省礼部膳部司副长官,协同膳部郎中掌牲牢、酒醴、膳羞之事。

?变体:即变为元和体。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诗启》中的表述代表了其对元和体的理解。狭义指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作,故称“元和”,后又因诗作多作于“元和”时期而广其义,如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中“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后人乃更宽泛到元和时期诗人所写或别人模仿元白唱和的诗作皆为元和体。

?乐色:犹“乐工”。

?缀属:谓撰著文辞。

(21)监军:官名,唐玄宗以后多为宦官,主要职掌监视刑赏,奏察违谬,以及消弭兵乱、稳定军情等。崔潭峻:宦官,曾任监军,内常侍。据学者考证,元稹的诗歌实乃自己应召进献,非崔潭峻之功。

(22)长庆:唐穆宗年号(821—824)。

(23)南宫散郎:官名,尚书省郎官别称,乃散官阶,不主本司事。

(24)祠部郎中:官名,尚书省礼部祠部司长官,与员外郎共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簿籍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