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唐锦绣 > 第二二零八章 格杀勿论(第2页)

第二二零八章 格杀勿论(第2页)

>可昨晚我做了个梦,有个女人坐在井边对我说:‘你不必报仇,你只需要说出来。’

>所以我把剪刀交出来,求你们……救救我还活着的灵魂。”

信末署名:**沈言**。

负责此案的倾听使立即启动紧急干预程序,联合地方官府将沈言接入“静语园”??一处专为情绪危机者设立的心理疗愈之所。园中无狱栏,无枷锁,唯有每日一对一倾听对话、集体共梦冥想、以及由资深倾听师引导的情绪释放仪式。

第七夜,沈言在梦中再次见到井边女子。这次她转过身来,竟是阿禾的模样。

“你恨得没错。”她说,“但恨不该是你唯一的归宿。你母亲若泉下有知,愿见你背负血债,还是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

沈言跪地痛哭,终于说出那句憋了十年的话:“我想妈妈……我不想变成魔鬼……”

醒来时,窗外晨光初现,檐下挂着一只新挂的小铃,随风轻响。

三个月后,沈言自愿留在静语园担任助理倾听员。他在墙上写下第一句箴言:

>**“当一个人选择不说仇恨,而去讲述痛苦,他就已经开始了救赎。”**

而在北方边境,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正在蔓延。

起初只是几个牧民高烧不退,随后整座军镇陷入昏睡。医官束手无策,百姓恐慌逃亡,谣言四起,说是“龙脉断绝,天罚降临”。就连驻军将领也开始准备焚城避祸。

就在此危急关头,一名戍边小兵在昏迷中呓语不断,却被同袍无意录下。音频送至最近的听心坊分析,系统识别出一段异常频率波动,竟与十年前河北某地爆发的一场隐匿疫情高度吻合!更惊人的是,这段呓语中还包含一组复杂音节组合,经破译后竟是一套古老蒙医的解毒歌诀。

原来这名士兵幼时曾随萨满祖母学习疗愈之术,记忆深埋脑海,唯有在极度虚弱状态下才会浮现。

听政司立刻调集精通民族医药的专家赶赴前线,依据歌诀配制药方,果然见效。七日内,热退症缓,死者复醒者竟达三成!

事后调查发现,此次瘟疫源头竟来自一条被污染的地下河,而这条河的流向图,早在三年前就被一位流浪画师投入回音瓮,附言:“河水有毒,饮者梦魇。”当时因描述过于玄幻,被视为疯言疯语,未予重视。

如今真相大白,举国哗然。

太子下令彻查全国积压陶片档案,启用AI辅助解析系统进行二次筛查。结果令人震惊:过去五年中,竟有超过两千条预警信息因“表述不清”或“缺乏证据”被搁置,其中包括地震预兆、矿难隐患、贪腐链条、甚至一次未遂的外敌渗透计划。

“我们建了听心坊,却仍用旧眼光看待新声音。”太子在朝会上沉痛直言,“当我们嘲笑一个疯子的梦话时,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聋子。”

于是,《听政新规》颁布:

-所有回音瓮记录永久存档,不得销毁;

-设立“边缘话语研究中心”,专门研究非常规表达形式(梦境、诗歌、图画、符号)中的真实信息;

-每年举行“沉默者大会”,邀请从未公开发言的群体代表登台陈情,无论其语言是否符合常规逻辑。

这一年冬至,全国同步举行“百人共梦听证”。

主题是:“你最害怕的未来是什么?”

梦境采集完成后,中枢系统将百万份潜意识反应整合成一幅动态星图。图中最为耀眼的三颗黑星,分别指向:

1。孩子不再相信大人;

2。信任彻底崩塌,人人自囚于心牢;

3。声音太多,却再无人愿意倾听。

阿禾生前曾预言:“技术能放大声音,却无法保证倾听的质量。当人人都急于表达,真正的理解反而成了奢侈品。”

为此,新一代倾听使开始接受“反表达训练”??即在一年中有三个月必须禁语,仅通过观察、共感、非语言互动来完成倾听任务。许多学员最初难以忍受,觉得无所作为。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自己竟能从一个眼神、一次呼吸、甚至一片落叶的飘落轨迹中,读出比言语更深的情感。

一位曾在战场失去双耳的退役将军参加此训后写道:

>“我原以为聋了就再也听不见世界。

>直到我学会用皮肤感受风的形状,用骨骼震动分辨喜怒哀乐。

>我才发现,真正的倾听,从来不需要耳朵。”

时光流转,又逢春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