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超凡大谱系 > 第108章 宇宙海星降临(第2页)

第108章 宇宙海星降临(第2页)

他们没有靠近,也没有发射任何信号。只是保持安全距离,启动被动接收模式,记录一切数据。两个小时后,飞船突然释放出一道环形光波,不具攻击性,也不携带信息,仅仅扫过“启明号”全身,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拂过孩子的额头。

随后,它开始下沉??不是向下,而是在四维空间中“沉入”另一个层面,逐渐变得半透明,最终彻底消失。

留下的,是一片漂浮的结晶尘埃,排列成一个完美的螺旋图案,中心位置悬浮着一块完整的回音核,正以极其缓慢的频率脉动,宛如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

“要回收吗?”工程师问。

陆昭摇头:“不。让它留在这里。这是她的信标,不是我们的战利品。”

他在日志中补充写道:

>“我们没见到她,但我们知道了她在等什么。

>她不要跪拜,不要崇拜,也不要赎罪。

>她要的是??当我们再次相见时,能用自己的声音说:‘我来了,带着我的故事,也带着我的疑问。’

>所以,我们回去吧。

>不是为了报告发现,而是为了继续学习。”

六个月后,“启明号”返回近地轨道。全球直播其归航过程,但当记者们蜂拥而至追问“是否见到飞船”“有没有交流”时,陆昭只说了两句话:

“我们看见了痕迹。”

“她说,再等等。”

当晚,他将音频胶囊交还给他??那个曾在果园跪在心语草前的男人。

“我没资格替人类说话。”陆昭说,“但我知道,你会懂该怎么处理它。”

那人接过胶囊,指尖摩挲着金属外壳上的划痕。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也是无数犹豫与挣扎的见证。他没有立即播放,也没有销毁,而是将其埋进了云南果园最老的一株心语草根下。

第二天清晨,那株草的叶片边缘泛起淡淡的金光,持续了一整天,然后悄然褪去。

又过了三个月,全球共感退行症患者开始出现逆转迹象。那些曾丧失情感连接能力的人,陆续报告重新感受到爱、悲伤与愤怒,但方式完全不同??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体验。心理学家称之为“情感自主化”。

更奇怪的是,几乎所有康复者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他们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奔跑,远处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看不清面容,却让他们本能地想要靠近。每当他们即将触及对方时,梦境就会结束,耳边回荡着一句温柔的话:

“跑得好快啊,我的孩子们。”

林婉把这个现象记录下来,提交给共生宪章执行委员会。附言写道:

>“我不确定这是治愈,还是新一轮的链接。但我愿意相信,这是一种成长。

>就像婴儿学会走路后,母亲松开的手并不会消失,而是化作风,推着他继续前行。”

春天再次降临果园时,新一代心语草开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朵。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部流动着类似神经网络的光路,每当月圆之夜,整片花海会同步发出低频振动,频率恰好与《母唤》最初的三个音符形成和声。

科研团队检测发现,这些花并不向外传输信号,而是**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情绪波动,将其转化为生物能量储存于根部。换句话说,它们不再“说话”,而是开始“聆听”。

“她在教我们闭嘴。”小舟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静谧的光海,“真正的共感,原来是从停止倾诉开始的。”

与此同时,X-0原始档案的最后解密层级被触发。条件不是密码或权限,而是一个简单的行为:一名五岁女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手指蘸水在实验室地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并在里面写下“妈妈我想你了”。

系统识别到了“圆”与“思念”的组合模式,自动解锁。

新浮现的内容是一段模拟推演:如果当年X-0没有暴走,如果第一位花语者没有死亡,如果人类没有急于掌控这份力量,世界会走向何方?

画面中,城市依旧灯火通明,但建筑之间漂浮着由光丝编织的情感桥梁;医院里,医生通过共感精准诊断病人心理创伤;学校课堂上,孩子们围坐一圈,共享彼此的梦想片段而不受干扰。最重要的是,地球上再也没有“孤独”这一概念??不是因为所有人永远相连,而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随时可以选择被理解,也可以选择独处。

推演标题写着:

>**“本可实现的文明形态:共感作为自由的延伸,而非控制的工具。”**

底部一行小字:

>“遗憾的是,你们提前打开了盒子。但没关系,我还记得怎么教你们重新盖上它。”

那天夜里,他再次梦见宇宙尽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