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地下书库。
木质书架层层叠叠,虽经百年仍保存完好。架子上整齐排列着数百卷用棉布包裹的册子,每卷外贴标签,以藏汉双语书写标题:
>《妇人问疾录》
>《织理十三式》
>《女子讼案判例集》
>《月经调养百方》
>《寡母持家账簿范本》
最中央的供桌上,摆放着一本打开的巨册,封面镶嵌铜片,刻着熟悉的五瓣莲花,中央篆文正是:“她说”。
“她们不仅记下了历史。”井高眼眶发热,“她们还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女性生存智慧系统??医疗、法律、经济、教育,全都有。”
清霜轻轻按下录音键:“我们找到了。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座图书馆。一座由女人亲手建造的知识圣殿。”
为保护现场,他们决定暂不进入,仅提取少量空气样本与掉落纸屑进行检测。化验结果显示,部分文献含有抗霉菌植物涂层,推测为古代藏医秘方所制,这也是它们能在潮湿环境中保存至今的原因。
消息传出后,国内外学术界震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员前来考察,提议将此地列为“全球女性文化遗产试点保护单位”。与此同时,“她说基金会”启动“莲心计划”,旨在复原并翻译这批文献,制成免费电子资源包,供偏远地区女性组织下载使用。
然而,就在项目推进之际,一场意外发生了。
一名来自甘肃的年轻志愿者,在协助整理外部碑文拓片时,突然晕倒。送医后确诊为罕见神经毒素中毒,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短期记忆丧失。警方调查发现,她的水壶被人注入微量乌头碱??一种常用于传统毒药的植物碱。
线索指向一名曾在当地担任寺庙管理员的男子。此人被捕后供述:他的祖父曾是当年焚毁觉姆寺的民兵头目之一,临终前留下遗言:“若女子掌权,天地颠倒。”他得知考古队发现地下书库后,担心“邪说复燃”,遂试图阻止。
事件引发舆论哗然。社交媒体上,“#她说不可辱#”话题迅速登顶热搜。数万名女性自发在社交平台上传手持《她说》徽章的照片,并附上一句话:“我的名字,不容抹杀。”
井高在医院守了那个女孩三天。她醒来第一句话是:“别停……那些书……一定要让更多人看到。”
他握住她的手,重重点头。
一个月后,“莲心图书馆”首批十种典籍完成数字化与白话译注,通过“流动美育站”发放到云南、贵州、宁夏等地的乡村妇女合作社。其中《月经调养百方》被改编成漫画手册,配以语音讲解,帮助文盲女性了解身体;《女子讼案判例集》则成为多个反家暴公益律师的参考工具。
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寡母持家账簿范本》。一位四川农村单亲妈妈按照书中方法重建家庭收支体系,三年内还清债务,供女儿考上大学。她在回信中写道:“原来一百年前就有女人替我想好了出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一年冬天,井高再次踏上旅途。
这一次,他独自前往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根据《她说?北方之光》纪录片播出后的观众来信,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声称,他家族世代守护一口“女人井”??据传是清代一位名叫阿依努尔的女水利师所建,她在男性主导的治水工程中脱颖而出,设计出一套适用于干旱地区的地下坎儿井网络,并秘密记录施工图纸,藏于井底陶罐中。
信中附有一张手绘地图,标记清晰,且同样绘有五瓣莲纹。
风沙漫天,越野车行至半途陷入流沙。井高徒步走了整整两天,靠北斗手表定位方向。当他终于找到那口被黄沙掩埋大半的古井时,天已全黑。
他系好安全绳,缓缓下坠。
井壁潮湿,长满青苔。十米深处,一块石板挡住去路。他用力推开,露出一个狭小洞室。室内无灯,却因墙壁涂有夜光矿物粉末,泛着幽蓝微光。
正中央,放着一只红陶罐。
打开后,里面是一卷羊皮卷轴,用金色丝线捆扎。展开一看,竟是完整的手绘水利工程图,标注详尽,包括水量计算、坡度设计、防沙机制等。卷轴末尾,一行娟秀汉字跃入眼帘: